真菌皮肤病治的好吗?
治疗真菌性皮肤病,最重要的是坚持用药,一般需要连续使用药物10~30天,或者更长时间。由于抗真菌剂通常会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患者在使用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现象,如头晕、头痛、恶心、腹泻、便秘等,随着药物的持续服用,这些不良反应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当然,对于轻型的皮肤黏膜真菌病,有可能只用中药就治愈了;而对于重度感染的患者,可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更佳。
中医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从整体观入手,采用“扶正祛邪”和“清热解毒”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扶正”就是运用温阳之品如附子、肉桂、干姜、当归等促进血液循环,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活力,增强抗病能力;清热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此外还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进行治疗,因为情绪变化也会影响疾病的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适当运动,戒烟戒酒都是很有必要的。 患病后应尽早治疗,防止传播他人而发生集体发病的情况。
真菌皮肤病也叫癣,是由于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任何人生长在有真菌的地方,都可能接触到真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症状,也不是每个人都容易患真菌皮肤病。有适合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的人,才容易感染。
人体皮肤分为头癣、体癣、手足癣、甲癣、股癣等不同部位,每种都有相应的表现。真菌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性,耐干燥,怕高温高湿。一般在30度-35度,有皮脂分泌或有污垢的部位容易生长繁殖。真菌不进入血液,只在表皮、毛发和甲上寄生,生长繁殖后破坏这些组织,造成这些部位的病变。
治疗真菌皮肤病,关键是抗真菌,同时保护皮疹部位,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可外用抗真菌药物或中药。中药抗真菌作用较弱,对皮疹有修复作用,可用于巩固治疗。皮损面积大,或有渗出、水疱等表现,可口服抗真菌药物。
真菌是通过接触其孢子感染的,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病人或病人的物品传播。真菌皮肤病可中医治疗,中药对真菌有一定抗作用,常外用治疗。如皮肤有溃烂、渗出,或皮损面积大,可口服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