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得异位皮肤病怎么治?
谢邀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也称特应性皮炎、特发性湿疹。是一种慢性过敏性疾病,常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同时发生。在儿童期出现,但在成年后也不见消退。其特征为皮肤干燥、鳞屑,并伴有瘙痒感。病变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以头、面、颈、四肢伸侧及背部为主。严重者可累及肛门、生殖器及其周围,表现为局部的肥厚、皲裂或抓痕。偶可有继发感染,如毛囊炎等。 本病属于中医“湿痒”范畴。本病原因复杂,且常与遗传素质、变态反应等密切有关,故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能彻底治愈。只能尽量控制病情,减少复发。
(一)内治法
1.祛风除湿止痒 方药:麻杏汤加减。 麻黄5g,杏仁10g,石膏30g,蝉蜕6g,苍术10g,白芷10g,荆芥10g,防风10g,羌活5g,独活5g,金银花1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用。 2.养血润燥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 当归10g,生地10g,赤芍10g,川芎10g,蝉蜕6g,苦参10g,黄芩10g,黄连10g,木通10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
(二)外治法
1.疏风祛湿解毒 方剂:黄柏液 (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剂室提供)。 用法:先用生理盐水洗净患处,再用消毒棉球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3~4次;严重者,也可将药液稀释1倍后直接浸泡患处,每次30min左右。 2.清热燥湿杀虫 方法同上,所用药物可改用苦参、百部各6g,枯矾3g,加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天换药6次。 对渗出明显者,可用3%硼酸溶液做湿敷,每天3~4次;对结痂者,可用植物油(亚麻油)擦拭,然后涂抗生素软膏,每日3~4次。
总之,除用药物治疗外,生活规律、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及避免日晒、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均很重要。
首先说说异位皮炎的起因吧。起因目前没完全明了,可能与先天的过敏体质有关。患犬常有家族史。最易患此病的品种有西施犬,贵妇犬,雪橇犬,腊肠犬,拳师犬,猎狐犬,金毛猎犬,西高地白犬。症状发病主要在1到3岁的年轻犬。患部主要集中在面部、腋窝、腹股沟、腕关节和踝关节处皮肤和爪。开始是瘙痒,病犬表现为抓挠、舔咬患处,继发出现小丘疹和小脓疱,之后脱毛、结痂、皮肤增厚和苔癣样变,皮肤上出现类似苔藓的疙瘩,有难闻的油脂味,常伴有细菌和真菌的继发感染。
此病难以根治,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复发。一般采用综合治疗。
一、找出引发或促使发病的因素,排除掉。如不在室内吸烟,不使用杀虫喷雾剂。夏天最好不要关在空调房内,狗也需要有规律的锻炼。同时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护皮液洗澡,避免接触橡皮门垫和棉制的毛巾等。
二、皮质类固醇常用于控制皮肤病的瘙痒。但使用皮质类固醇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而且长期用药会有副作用,所以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抗组胺药可与皮质类固醇合用,常有增效作用。常用的有氯苯那敏片1---2毫克,口服一日--3次。钙剂和维生素c,有利减轻瘙痒,可常规使用。有继发感染时应该使用抗生素。有寄生虫感染时要使用驱虫药。
三、中药治疗异位皮炎也有较好的疗效。内服药可用:黄连6g,栀子12g,茵陈12g,大黄6g,赤芍10g,生地12g,防风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2g,蛇床子6g,生甘草3g。水煎两次混合,分两次口服。中药外洗方:黄连60g、黄柏60g、地榆30g、大黄30g、防风30g、白矾15g。煎水外洗或湿敷。
治疗中一定要用洗剂或药浴,结痂处要涂搽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等杀菌消炎药膏,继发感染的要用抗生素等对症药物,另外还可用中药内服加外洗。只要悉心按上述方法治疗,我相信你的狗会很快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