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皮肤检查应从哪方面进行?
在诊断过程中,观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观察可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为诊断提供依据,如通过观察可见有无皮屑、痂块、脱毛等异常,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过敏表现(搔痒、咬毛发或啃皮)等;还可初步判断病征发生的位置和范围。但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仅仅依靠肉眼观察往往不足以获得全面的临床资料,并作出正确的诊断,尤其对于一些潜伏期的疾病更是如此。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视诊和触诊两种。通过视诊可观察到被检动物的皮肤表面及黏膜表面的改变,这些变化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而通过触诊则可清楚的感觉到皮肤的质地及其下组织的改变,这种改变也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感知病变的形态、边界及深度。还可以结合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体液检测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等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对于某些特殊的疾病还需要借助一些特有的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例如对于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可通过涂片染色找到真菌菌丝和孢子来证实诊断为真菌病;对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病,可以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抗体试验来得到确诊。 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检查有一定的创伤性,可能会给动物带来不适,因此应在尽可能局部麻醉的前提下进行。
检查犬猫的皮肤如果想要准确判断问题,可以从触觉、外观、温度、湿度、弹性等方面进行,而犬猫的皮肤出现的问题常常为皮肤病,犬猫皮肤病发生的原因较多。
犬猫皮肤病发生的原因:
1、细菌病:动物体内常有病菌存在,当某些因素造成皮肤抵抗力减弱时,这些常在菌即成为致病菌而诱发各种皮肤疾病,如脓皮症、化脓性创伤等。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棒状杆菌等。某些病菌从外界侵人,导致皮肤发炎,形成各种脓肿、疖、外伤性或外科术后感染等,常见的致病菌有破伤风梭菌、炭疽杆菌、链球菌等。
2、真菌性皮肤病:常见有皮肤念珠菌病、芽生菌病、着色真菌病等,由真菌寄生于表皮或毛发上造成。
3、寄生虫病:主要有疥螨、蠕形螨、犬钩虫、蚊、蝇、虱以及螯刺寄生虫(如蜱)等。
4、病毒病:犬常见的有犬传染性肝炎、犬细小病毒病,临床上出现皮肤、可视黏膜紫斑或出血症状。
5、维生素缺乏或沉积:如烟酸缺乏可引起溢脂性皮炎,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角质化异常及皮肤灶状出血,胡萝卜素沉积可引起皮肤黄染等。
6、异物:如植物籽、铁丝等刺入伤口或毛发缠结等。
7、虫体或其毒素:如肝吸虫、钩虫、蛔虫等寄生于肠内造成的皮肤营养不良,犬绦虫幼虫在皮肤内形成虫斑等。
8、日光:如犬、猫日光性皮炎等。
9、超敏反应:如犬疫苗接种后过敏及接触性皮炎等。
10、遗传性疾病:有遗传缺陷的犬会皮炎,如脂性皮炎等。
11、其他:如内分泌或代谢紊乱、中毒、老年变化、创伤、雪盲等。
犬猫体表皮毛有较多的微生物存在,当各种原因造成自身抵抗力下降时,病原微生物易于趁机而入导致感染,故感染性疾病在皮肤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