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蠕形螨是怎么得的?
蠕形螨是一种寄生虫,属于螨虫中较小的类群,成虫呈蠕虫状,体长 0.25-0.9mm,宽 0.1mm。全身覆盖有丝状毛发,在毛根部附近打卷、聚集并吸取营养。根据寄生部位、形态和感染途径的不同,分为体表螨和毛囊螨,前者主要寄生于犬、猫的体表皮肤,后者主要寄生在人体和动物毛囊内。临床上以剧烈瘙痒、皮疹为特征。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国内主要有研究报道其感染的动物为犬和小鼠,未见人感染的病例报告;且多为散在发生,但也可出现于流行地区或流行单位[6]。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虫体寄生在犬、猫等动物的被毛、皮毛里,以表皮细胞、毛囊和皮脂腺中的分泌物为食,并随其活动而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当犬、猫等动物在外面玩耍时,很容易将体内的寄生虫带到外界,从而传染给人。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物品(如梳子、刷子、玩具),以及直接与患有蠕形螨病的动物进行肢体接触,均有可能导致人体感染该病。患者在使用被蠕形螨病原体污染的衣服、被褥、枕巾、床单等生活用品后,也有可能被感染。
由于该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在皮肤,因此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的皮肤损害,如皮肤搔痒、皮疹等。部分患者因局部抵抗力下降,可以继发细菌感染,出现毛囊炎、疖肿、脓皮病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反复发作,缠绵不愈。